Monday, May 14, 2007

dvd小店


灣仔英皇中心地庫的"Disc Order"竟結業了......

我於5月5日去了,是他們最後一天,我之前不知道,去到時嚇了一跳。他們老闆兩人都在,我給他們照了相片......是一間有心的dvd小店,許仕仁也常到來買dvd。

我們,真的甚麼也抓不着。

Sunday, September 03, 2006

看完《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

400blows:

看完《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更激發我寫下我那良久及可見將來都無什機會用到的「搞戲原則」(as a director/creator):

- 演員愈少愈好,三為上限(沒有什麼中心思想是三個演員表達不到的)

- 後台人員愈少愈好

- 形式上以簡約為上,專一是有可觀回報的,「沉默的羔羊」食人博士Dr. Hannibal Lecter的Rule No. 1: Simplicity。Multi-form(position)固然能滿足編導的創作慾,但演員的過癮度能照顧到嗎?編導想洩/過創作慾,大可以用setting、lighting等等...Robert Lepage的「Far Side of the Moon 捕月」,因為用獨腳戲做multi-form,所以all time classics的地位不受影響。

- 要確保演員有戲可演有癮可過

- 編導要避免那些滿足私慾及令演員行屍走肉的場面調度及設計

- 删除一切厭惡性的崗位

- 長度不能太長(1 hr maximum?)。像《包法利夫人們》,3 hr 10 min (有必要嗎?) with so many words (有空間讓觀眾細嚼嗎?)。時間能沖淡哀傷及精煉的劇作。

《包法利夫人們》的演員,除了靑春貌美身裁出眾外,受過專業藝術訓練的他們應該比林奕華
以往用過的celebrity icon及童男童女更有助創作者的marketing、implementation及product design。

3/9/06日場,Scene 11 「快樂 - 販賣愛情」,主持人問現場觀眾有什麼產品是女性必須的,坐在我前面的男觀眾洋洋得意的喊出「震蛋」,為宣揚香港觀眾質素及臺灣演員質素獻出一分力。

由《可怕的父母Terrible Parents》到《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林奕華依然是文字及裝置比劇場技巧精煉、雞啄唔斷及嫉父權如仇的他。如果《包法利夫人們》有加分,那是源自林氏些微更純熟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來自臺灣的文本及演員。

場刋內的所有文字都十分值得一讀。

演員們,辛苦你們了。但你們所得的,應比celebrity icon及童男童女更多。

--------------


贊年 - 年日祝讚Time2Bless:


Response:

1. 演員數目
無特別遍好 -- 無所謂多好定少好,視乎想製造的效果。
-->例:此劇是需要多點人的(多於3人),以製造劇中的「群眾」、「觀眾」和最重要的:一大堆的人們,即「我們」


2. 後台人員數目
無特別遍好 -- 無所謂多好定少好,視乎製作的實際需要。
-->例:劇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演員的衣著打扮。衣履鞋物,起了很重要的「戀物」、「對物的慾望」的效果。
這需要專業的服裝、化妝、髮型、美術指導等製作人員。


3. 簡約度
無特別遍好 -- 無所謂簡單好定繁複好,視乎實踐戲劇中的哲學時所選擇和決定的層次和結構。
-->例:此劇是玩一個複雜的哲學大議題,內裏還包含多個關於生活和人生的子議題(或根本就是提出多個的哲學大議題),環環相扣,層層躍進,複雜的議題可玩的東西自然極多。
玩的時候可以是專注,亦可以是紜雜;過程形式可以是簡約,亦可以是華麗。原文本的哲學指涉眾多,多層次和複結構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以求將。

當然,原文本亦可以專注和簡約之法演繹,但就不只是將形式簡化就成,需要重新為原文本所提供的哲學和藝術框架重新作調動。換言之,那並不是一套改善了抑或是變差了的《包法利夫人》,而是完全另一套的《包法利夫人》。

亦換言之,這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哲學和藝術框架的定位狀況。不是好咖哩和壞咖哩的問題,而多些是在日本素菜和泰國咖哩的異質狀況之間作選取定位。


4. 演員的過癮度 + 避免滿足私慾及令演員行屍走肉的場面調度及設計 + 厭惡性的崗位
相信此劇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各崗位應頗過癮,因原文本和編導的定位令整個《包法利夫人》這「平台」碩大無朋,能於多層次和複結構之間四竄,空間極大。從比較的角度來看,現時香港很少有這層次的文本和編導可締造如此大的「平台」,容讓演員和工作人員在其中作出如此多可能性的摸索。從自己嘗試作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代入後,我猜測演員和工作人員應非常過癮。


5. 長度 + word amount
無特別遍好 -- 無所謂長好定短好、多好定少好,與題目3 所述的觀點同。
換言之,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哲學和藝術框架上的定位和選取。


另再談我或會作出的某些調動 ------ 根據本人的style和美感喜好,而不是有缺點需改的那種調動 (從泰國咖哩的取向來說,林導[再加上編、演和製作]的style和美感喜好在此劇的發揮實是淋漓盡致)。

Sunday, August 27, 2006

異人

愛情

是尋找相異的人
遙望之,啓航

一生豎起旗桿,航行
向著這異境
或驚或喜

而不是與相同的人作對印

Tuesday, August 22, 2006

聽覺‧失去

我們都聴到大家的說話
卻沒打算弄清楚對方心中的聲音
這樣就失去了

失去聽覺
這個世界或許可以讓我們學習
靜下來
重新聽聽彼此想說甚麼

而心中的囈語卻又總比口舌所出的更複雜、更難堪

更需要大家的耳朵
由心裏的熱暖所滋長出來的耳朵,易受雨打風吹去的風流耳朵

到了最後
要的不是舞榭歌台
只是心聲和心聲的默然相交

和相互安撫

Saturday, August 19, 2006

獲取 --- 因為我們還不懂得愛

在我們的世界,男與女的情愛關係,有強烈的獲取(acquisition)、奪取、取得的成分。

要的東西可以是極為不同,有的可能是想得到身體(性愛的)、樣貌(目眩的)、笑容(窩心的)、溫柔(母親的)、體恤(在紛紜的世界賴以平靜的),亦有的是想得到金錢(物慾的)、權力(野心的)、能力(破關斬將的)、才華(震撼景仰的)。當然,它們統共是可供炫耀的 ----- 炫耀的對象更可能是自己。

開頭那一部分是男的心頭好,尾的那一部分則是女的意中情?那又未必一定。有的時候是不論男女都打算全部囊括,更多的時候則是各人按自己的性格缺憾喜好人生觀心靈的缺乏等一籃子的東西來照單執藥,卻並不自知,只將之推為愛神之箭的驟然擊中,或命運的遙控擺弄。

這是我們這個由自我依高控制的世界,是一個每人都渴望聞名至少十五分鐘的世界。依高得到滿足覺得快樂就可以了。

------------------

有不是獲取成分的情愛關係嗎?

- 相互的配搭
- 向對方的弱點作出體諒,以至保護、成全
- 兩個生命的斷然不同。生命的鴻溝。但個體的生命願意邁向他人。啓航時作挺胸昂首的宣言,在那不可能的航行中堅毅的定睛於對方(同時將心靈的慾望和兇惡、缺憾和需要,作徹底的反省),遇風浪時拼死命作溫柔的包容。
- 兩個生命的接合,成愛的彰顯,獻給置於他們面前更大的祭壇 --- 邁向更多的他人、更廣大的世界。

Wednesday, August 16, 2006

滲透

若果我們真的已被透進
請你也讓我們進入那嚴密的當中
交流、對話

若果我們真的已被看得一清二楚
請你也向我們敞開
透明、清澈

假若不然
我們就只能依仗驚惶
以猜想作為行事的起點
以戰兢定為做人的原則

請你明白
若透進是為了搜集生活的點滴、證據
揭瘡疤只是兩敗的進路

祂或會想
若窺視是為了論述軌跡的確保、控制
虛妄境就是永恆的輪迴

我只希望
若交融是為了誠意的貫穿你們、我們
同理心就成就依偎的可能

Monday, August 14, 2006

尋找那一個人 --- 心懷廣闊

我們總以為從事藝術,或文化事業的創作人擁有最廣闊的經歷,或最起碼是帶著最廣闊的胸懷,去感受與自身不一樣的生命。過程中,邁向他人,與他人相會。

但,原來不一定是。起碼,大部分都不是。
因為,喜歡鬥。以你輸我贏為終局,以確立、放大個體的依高為潛意識的成就。(梟雄、歇斯底里的暴君)
還因為,喜歡一邊說一套大棍子的道理,一邊做另一套不見得人的小動作。(黑社會、政治)


反而從事商業的創作人(是的,商業活動中需要參與者大量的創作能量),從我眼所見,往往因著工作的需要,與不同的他人交流互動(喜歡與他人切磋,是商業創作人事業得到發展的重要性格特質),對世界和聲色各異的他人的體會得以累積。尋求共通共行之軌,就明白雙贏之道,體會他人的需要及其與自身需要的會通。閱歷眾多,就懂得虛心求道受教,心懷更形廣闊。

心懷廣闊。
只要我們的心很大很大,就可裝載每一個獨特的他人,承載每一個他和她的喜與哀,承載每一個他和她的優秀與惡俗。只要我們的心很大很大、就可裝載這個千色萬彩的世界,擁抱每一段難堪與奇喜的時間,擁抱每一片無常與安寧的空間。

這個心,會帶領我們走向與這顆心相符的經歷和片段。

一直放在心裏:我對很大部分的藝術創作人(或更廣義的文化人)是感到失望的。
一直放在心裏,因為不懂得說 -- 我本來是多麼的對藝術與文化抱著期望。